2024年10月29日,“台州望潮”以《我是文化特派员·手记丨龚璐:让“红色与非遗”在古村融合》为题,对艺术学院龚璐老师的乡村文化之旅进行报道。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我是文化特派员·手记丨龚璐:让“红色与非遗”在古村融合
在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讲台上,我向学生们无数次描绘设计的蓝图。如今,我带着这些知识和对文化传承的热忱,以文化特派员的身份,踏上了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我是龚璐,是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讲师,工业设计产品方向,尤其擅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史论研究。选择成为包家村的文化特派员,是这个村庄的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深深吸引了我。一直以来,我深信文化的力量能够唤醒乡村的活力,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6月18日,我正式进驻到包家村。文旅品牌资源丰富,但缺乏品牌系统建设、非遗文化资源优质,但品牌包装力度不够,这是我对包家村原有村域品牌的初印象。为梳理出一个清晰且有辨识度的品牌体系,几个月来,我与我们学院的品牌设计团队一起,多次深入包家村以及非遗特色历史街区进行实地考察。我们一次次地穿梭在古巷老宅之间,聆听村民讲述包家村的红色历史和非遗故事,去图书馆、档案馆翻阅关于这个村庄的书籍,感受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温度。
通过多次的考察调研,我对这个村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产生了愈加深厚的感情,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包家村打造出鲜明且具影响力的村域品牌的决心。
这几个月来,我们深入挖掘包家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包定”这一红色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以此为核心,系统地进行村域品牌形象的设计与提升。目前,我们打造的“包定”红色形象IP已初步成型,计划将来能通过“国潮+盲盒”、表情包等青年人喜爱的形式进行推广。同时,围绕“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和“亭旁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开展特色街区品牌形象的策划工作,力求打造一个将“红色资源”与“区域特色非遗文化”有机融合的品牌形象体系。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我们学院优质的文艺资源,通过“艺术乡建”项目,策划音乐节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提升当地文化基础,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此外,我们还将通过创意设计手法将自然、人文、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打造“有声音、能传播”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有机结合的“艺术季文旅IP打卡点”,带动当地的旅游人气,为地方经济增值,促成文化赋能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包家村,位于三门县亭旁镇中心,以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的称号而闻名。全村以包姓为第一大姓,聚族而居、发宗成村。村庄自然环境优美,黄豹山、鹤山南北相对,亭旁溪、南溪东西旁流,青山绿水环绕。
包家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闻名全国的亭旁农民起义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是“红旗第一飘”的发源地,也是“包定”烈士的故乡。如今,独特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和古村落特色,成为了包家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希望将包家村打造成为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通过品牌形象提升、IP形象打造和文体活动策划,让包家村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长远的目标是将红色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文化的力量融入日常生活,让大家在感受红色、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将这些文化记忆带回家,使红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持续。
原文链接:https://tzapp.taizhou.com.cn/webDetails/news?id=3492651&tenantId=64&uid=63a754e22cd9182903450687